跳到主要內容



不少時候,你覺得自己像一座孤島——被隔離,很孤獨
*推薦新書:何善欣著《謝謝你來到我身邊:這些年過動兒教我的事》


        在我的會談室中,成人注意力失調過動(簡稱ADHD)的個案每每讓我惋惜:ADHD特質的正確認識在台灣尚未普及,許多當事人生活遭遇困難,不僅自己不明白為何會這樣也得不到他人諒解;經年累月遭受責備、懲罰,沒完沒了…久了,就寧願自己隔離,孤獨起來。

        同樣感受,也常見於養育學齡期ADHD孩子的父母身上。台灣文化氛圍裡,孩子若有什麼不佳表現母親立刻會被責備「妳怎麼沒把孩子教好」。

        若有特殊需求的孩子,例如ADHD孩子,身為孩子母親的處境更是難上加難。除了照顧其他家庭成員、扮演好自己職場角色,她們還要設法處理ADHD孩子的行為、人際關係,以及成績的問題;要面對不認識ADHD卻愛批評指教的親友連番責難,也常要對其他家長道歉;要多請老師幫忙、要探求合適孩子的治療資源,自己也需要跟著學習。照顧這樣的孩子,家長不得不成為「超級母親」。

        ADHD孩子,頻頻闖禍不斷受罰,像是坐在失速雲霄飛車、手上卻沒有控鈕可以操作,實在無可奈何…這是因為大腦(前額葉區域負責的)自我調節功能較弱,所表現出的樣態。具有這種大腦特徵的ADHD孩子,看似行為不受控、情緒易暴怒、聽講不注意、犯錯不停止,實在是自己不容易成功調節而非故意放縱。

        研究發現,和養育一般孩子的家長相比,ADHD孩子的母親更加敏銳察覺孩子的行為和情緒,並且作出反應(註1)──與孩子同步,超級媽媽們也過起情緒雲霄飛車的人生。她們時時刻刻要擔憂孩子是否會傷到別人或自己,手機螢幕是否就要顯示學校來電;這樣緊張,難以承擔,有時不免又也氣憤孩子不能持續記取教訓,回過頭來再自責自己做不好一個家長,然後又心疼孩子每天在外面的世界重複掙扎和挫敗;心情是這樣經常劇烈起伏。
     
        前來找我的這些母親因為母愛親情多很願意學習,也都明白學習更多正確ADHD知識、更有效ADHD教養技巧很重要,她們更加用心與盡力,自己忍受的壓力和情緒負荷也就更高更重,因此,若突然又遭遇挫折很容易陷入強大負面情緒漩渦,難以自拔,也影響到學習的效能。

        超級母親需要超級堅強,也超級需要被協助。我觀察這些超級母親情緒卡關的常見主因是,過度忽略或妖魔化暫時的情緒反應,以及錯把客觀的艱難歸因成「我是一個無能的人/無能的家長」。如果這樣,就需要為自己先尋求專業治療,或是有這樣的認識,才能順利協助孩子。

        如果你想認識ADHD孩子,以及身為家長會是怎麼一回事;如果你正在困惑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一般好動,還是真的過動;或者孩子已經確認ADHD診斷,但是你在藥物治療和坊間各式訓練課程的選擇難以判斷,我推薦你閱讀這本書,本書作者善欣媽媽就跟多數家長一樣,是在遇上ADHD孩子後開始走解謎之路,她所分享拼出的ADHD圖像,能幫助你認識;這本書難能可貴,除了作者真誠開放自己內在多樣貌的感受,也因為作者特意對自己的ADHD孩子仔細觀察和思量,同時透過大量知識的吸收和自己的實際心得相互驗證。

        如果正在閱讀此文的妳正是ADHD孩子的家長,我想邀請你用閱讀這本書的時光溫柔陪伴自己。讓這本書作為連結彼此的橋樑;小島不再是孤島。也記得要好好謝謝自己,謝謝那個每一次因困頓而想逃離,卻願意一再走回孩子身邊可敬的你/妳。

臨床心理師分享時間

1.

        從本書中可以體會到,即便作者善欣媽媽擁有不少很好的內外在資源(非ADHD大腦、高教育水平、好的解決問題能力),她仍是經歷千辛萬苦,才能摸索出合適孩子與自己的路。
        我們別忘了一件事,ADHD有高遺傳性,因此確診有ADHD的孩子常是至少父母一方本身也有ADHD或衝動的特質傾向,這使得親職任務難上加難,我們或許能直覺式地去理解到,更多閱讀本書本身也有ADHD的媽媽或爸爸,即便有心有愛仍可能經歷到的是加以數倍的挫敗與無助心情——需要你我更多關心與支持。

2.

        當ADHD孩子獲得你我都需要的被理解、支持與愛,在家庭中給予合適引導,在需要的情況下獲得了專業協助或訓練之後,雲霄飛車不會變成瑞士火車,卻能新裝備有一枚「調速控鈕」。誠實告知,難免還會有失控時候,但到時有孩子的手,與你的手,能有力適時調節回來。

3.

         ADHD孩子送給大人什麼最特別的禮物?

         為了陪伴引導孩子走出適合孩子ADHD特質的路,可能不知不覺間,家長自己的世界觀也跟著寬擴開展,同步變得更勇敢、自信;拋棄必須和別人齊頭發展的錯覺,把人生活出獨一無二的新選項。



註1-參考文獻:
The ADHD Rollercoaster: Stressed Parents Need Help, Too


-購書連結-

留言

  1. Sports Betting at Safest Betting Sites in Israel - Airjordan10 RetroOutlet
    Safest 라이트닝 바카라 사이트 Betting Sites in Israel · The super air jordan 7 retro Best and Best Betting Sites in the UK jordan 11 retro outlet · The UK's Hottest Bookmakers replica retro jordans · replica air jordan 18 shoes On sale Betfair Sports Betting Authority · Betfair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成人ADHD過節壓力因應指南

再過幾天就是七夕情人節了!除了單身貴族、老夫老妻「一切看淡」外,對於正濃情蜜意的熱戀情侶來說,情人節不就是那個最令人期盼的大好節日嗎?

「不專心」跟你想的不一樣!——認識大腦執行功能

圖片來源 : 陳勁秀臨床心理師 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(ADHD) 最廣為人知的困難是「不專心」。多數人對此症狀的想像,還停留在一個坐在教室裏頭的「過動兒」對老師教的東西「心不在焉」 ;外表上可能是「眼睛沒看黑板」,或「看起來沒注意在聽」。有些父母以為自己的孩子不專心,只是因為「他們還是孩子,不懂得要認真,長大自然就會懂事了…」;有些父母比較細心,當他們發現即使一再重複給指令,或提供一些誘因,效果有限時,會開始關心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。特別因為,在學業至上的台灣文化中,「無法專心聽」直接對學習表現產生影響,特別引起家長關切。 然而,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,注意力缺陷並不是專屬於「過動兒」的困難。臨床上發現,多數兒時確診有ADHD的患者,成年後仍然持續受「注意力不良」所苦,除了職場工作表現欠佳,職涯規劃、人際相處、日常生活、伴侶關係也被拖累。 為什麼會這樣呢 ? 你需要瞭解我們的腦袋到底怎麼了 !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最多數ADHD患者共同有的症狀「不專心」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? 「不專心」跟你想的不一樣,問題核心是「執行功能」 新近的注意力相關研究,發現「注意」不只是當別人對你說話時「你聽」,這樣單一的功能;它涉及更加廣泛的觀念,跟我們大腦的管理系統有關。 當別人對你下「專心做事」這個指令,你需要發揮的注意力並不只是「全神貫注」並且「保持恆定盯著單一物件」;那會像是相機自動對焦功能所做的,穩穩聚焦在「臉」上,不在乎視窗是否切到你的頭或腳。大多數的情況中,我們「專心做事」更像是「專心開車」的過程。 你「專心開車」的時候,做了「哪些事」呢? 應該不是「死盯著你窗前那台車的後保險桿」這麼簡單吧,我們除了需要看好前車,也需要去留意更遠處的交通標誌;綠燈轉成黃燈或紅燈,我們會將右腳從油門移踏煞車。開車時,我們不斷來回查看駕駛座上方與兩邊前窗外的後視鏡,監看後方與兩旁來車,我們可能也同時注意到前方有輛大卡車正在倒車,還看見有人跑過馬路趕搭公車。我們連續轉移注視點,忽略一些東西(天空、招牌),暫時把某些事情記在心上(像是要記得廣播剛說哪個路段有事故建議改道),也可能正在盤算晚點到達目的地後要吃什麼。到了某處,我們正計畫「先轉入左邊巷子,到下一個轉角再右轉」——突然,一隻狗從路邊衝了上來——這時,我們需要快速應對這個新發生的境況,在全盤的注意點上新增這個注...

誰是世界上最老最廣受歡迎的成人ADHD?

筆者前幾天在PsychCentral網站上讀到Neil Petersen寫的一篇文章,非常有趣。 他主張「聖誕老人有ADHD」,提了幾個論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