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關於我


陳勁秀,臨床心理師,專長為成人ADHD的評估、心理治療與生活教練;
願望是讓更多人能精彩活出自己的獨特性。

聯絡方式

現職

專業服務

  •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評估、心理治療/訓練、生活教練 
  •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親職諮詢
  • 情緒調節與壓力管理
  • 學習問題評估與諮詢
  • 自我特質開發、生涯/職業適性探索 

專業訓練

  • 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基礎工作坊結業
  • 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中級工作坊結業
  • 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高階督導班結業 

學經歷

  • 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修、心理系輔系畢業
  • 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畢業
  • 100年度國家專技高考臨床心理師 (心理字第000992號)
  • 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
  •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、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心理社會科實習心理師
  • 曾任北新醫院、新北市精神專科臺安醫院臨床心理師
  • 曾任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
  • 新北市多所國小特約心理師 

其他經歷

  • 曾從事影視業,擔任採訪編輯、電視節目企劃與編劇等工作
  •  優人神鼓表演藝術劇團|《少年安途生行動學校計劃:安定生命的力量》專案隨行記者(2011/11-2012/03)
  •  大愛電視台|紀錄片節目《地球的孩子》節目企劃與執行(2010/11-2011/09) 

文章

著作

  • 電子書:《少年安途生行動學校計劃:安定生命的力量》—西台灣長程縱走紀錄(2013)。優人神鼓劇團,台北市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成人ADHD過節壓力因應指南

再過幾天就是七夕情人節了!除了單身貴族、老夫老妻「一切看淡」外,對於正濃情蜜意的熱戀情侶來說,情人節不就是那個最令人期盼的大好節日嗎?

「不專心」跟你想的不一樣!——認識大腦執行功能

圖片來源 : 陳勁秀臨床心理師 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(ADHD) 最廣為人知的困難是「不專心」。多數人對此症狀的想像,還停留在一個坐在教室裏頭的「過動兒」對老師教的東西「心不在焉」 ;外表上可能是「眼睛沒看黑板」,或「看起來沒注意在聽」。有些父母以為自己的孩子不專心,只是因為「他們還是孩子,不懂得要認真,長大自然就會懂事了…」;有些父母比較細心,當他們發現即使一再重複給指令,或提供一些誘因,效果有限時,會開始關心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。特別因為,在學業至上的台灣文化中,「無法專心聽」直接對學習表現產生影響,特別引起家長關切。 然而,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,注意力缺陷並不是專屬於「過動兒」的困難。臨床上發現,多數兒時確診有ADHD的患者,成年後仍然持續受「注意力不良」所苦,除了職場工作表現欠佳,職涯規劃、人際相處、日常生活、伴侶關係也被拖累。 為什麼會這樣呢 ? 你需要瞭解我們的腦袋到底怎麼了 !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最多數ADHD患者共同有的症狀「不專心」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? 「不專心」跟你想的不一樣,問題核心是「執行功能」 新近的注意力相關研究,發現「注意」不只是當別人對你說話時「你聽」,這樣單一的功能;它涉及更加廣泛的觀念,跟我們大腦的管理系統有關。 當別人對你下「專心做事」這個指令,你需要發揮的注意力並不只是「全神貫注」並且「保持恆定盯著單一物件」;那會像是相機自動對焦功能所做的,穩穩聚焦在「臉」上,不在乎視窗是否切到你的頭或腳。大多數的情況中,我們「專心做事」更像是「專心開車」的過程。 你「專心開車」的時候,做了「哪些事」呢? 應該不是「死盯著你窗前那台車的後保險桿」這麼簡單吧,我們除了需要看好前車,也需要去留意更遠處的交通標誌;綠燈轉成黃燈或紅燈,我們會將右腳從油門移踏煞車。開車時,我們不斷來回查看駕駛座上方與兩邊前窗外的後視鏡,監看後方與兩旁來車,我們可能也同時注意到前方有輛大卡車正在倒車,還看見有人跑過馬路趕搭公車。我們連續轉移注視點,忽略一些東西(天空、招牌),暫時把某些事情記在心上(像是要記得廣播剛說哪個路段有事故建議改道),也可能正在盤算晚點到達目的地後要吃什麼。到了某處,我們正計畫「先轉入左邊巷子,到下一個轉角再右轉」——突然,一隻狗從路邊衝了上來——這時,我們需要快速應對這個新發生的境況,在全盤的注意點上新增這個注...

誰是世界上最老最廣受歡迎的成人ADHD?

筆者前幾天在PsychCentral網站上讀到Neil Petersen寫的一篇文章,非常有趣。 他主張「聖誕老人有ADHD」,提了幾個論述。